新葡萄(8883·AMG)官方网站|中国·首发

棒谷管培生风采丨《断舍离》有感 2017-10-18    浏览次数:7078

先来点《断舍离》书摘吧: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是为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是为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是为

用断舍离的观点解释呢,就是:物品是拿来用的,只买自己当下需要的、适合的、舒服的东西,把所有自己现在不用的、不合适的东西扔掉,从物品中审视自己。


全书都在说明一个很浅显的道理——现在用不到的东西就要扔掉,能用上好的东西就不要留着次的。花费大量的篇幅说明一定要扔掉,并具体的说明如何“扔”,衣柜如何“扔”,厨房如何“扔”,抽屉如何“扔”等,并附上操作示意图。举例自己的学员扔掉东西后发生了变化。


从书本角度而言,快餐、鸡汤、拖沓、伪科学,一本看书名以及目录就能知道全部内容的书。


看过家居杂志配图吗,通常它们是这么做的,一个明亮漂亮的大房子,一个气质宁静的女主人,一个正在出售的家具,如何通过这样一张图片让你购买呢?——配上一段文字,让你相信,只要购买这件家具,你也能过上图片上的生活。这本书也是一样的道理,通过描绘一个“简洁、舒适”的家居环境,让你相信“断舍离”是对的,并举出具体的例子,“断舍离”之后有人放下了对逝世十余年丈夫的执念,有人接受了三十年前死缠烂打追求自己的丈夫如今提出的离婚,直观地向读者证明“断舍离”是正确的、有益的。第二步就是将做不到“断舍离”的人们的心态分类,并把这些心态描绘成缅怀过去、不愿改变等没有勇气的类型。第三步就是具体告诉读者如何“断舍离”。


关于拖沓,就是说这本书用大量的、反复的话语去说同一件事,用“断舍离”的观点来说,我十分钟能明白的东西为什么要花两个小时呢?


关于快餐,就是这本书的内容很好懂,做起来也不难,“扔”东西简不简单?当然简单,抽屉里不用的草稿纸、衣柜里不穿的衣服垃圾袋一打包扔出家门就完了。但是扔完之后呢?你开始变得关注自己了吗,从此过上简洁舒适的生活了吗?


关于鸡汤,就是说书中很多内容,给读者以安慰,让读者相信把不用的东西扔掉这么一件小事能改变很多当下不如意的场景,让你觉得生活从此焕然一新,忽然有了新的动力、新的希望,像是营销号们经常发的标题,一个小举动让你从此轻松减肥。我从不认为只做一个小小的举动能改变人生。改变自己改变生活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以及很多步骤的,如果一个人相信随随便便一件小事做完就能改变自己,很可能说明他还没有具备改变的勇气与决心。


关于伪科学,“断舍离”观点成立的一个前提是“物品是拿来用的”,以及一个价值升华“活在当下”。先来看前提,物品固然是生产出来满足人们需求的,但人们是不是只有“使用”这一需求呢?换句话来说,物品是不是只应该有“使用价值”呢?当然是否定的,几千万英镑买幅梵高的向日葵怎么使用呢,苦练十余年赢个奥运金牌怎么使用呢?所以物品并非只用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接着看价值,活在当下固然重要,昨天、今天和明天,人们拥有的只有今天,那是不是说昨天明天都不用管了呢?活在当下是否意味着过去的一切都是无用的包袱,是拖累我前进的重担,是否意味着明天都是虚无的、不可掌控的呢?答案也是否定的,过去使人明白今天如何避免错误,明天使人明白今天应该如何度过。


既然前提和价值都不能成立了,建立在这两者之上的论点就恕我无法认同了。

首先是扔东西的观点——扔掉过去的、自己认为有纪念意义、实际上没有用处、反倒阻碍自己前进的物品,例如变心的丈夫过去送的礼物,有些“代表过去的而与现今情况不符合的物品留着确实是种阻碍”,但能不能反过来说“对现在没有用处的、过去的东西就一定是阻碍”呢?所以“断舍离”用某些确实没有用的、不应该留着的物品,来说明这种类别的物品全都没有用、不应该留着,这种论证方式显然是不能成立的,我同样可以举出某位医生因为保留着小时候别人鼓励他的物品,长大后一直提醒自己努力并最终成为名医的例子,这样能不能证明这类东西都有用的呢?一样是不能证明的;


再者是观点片面,忽视人们多样的需求——屯东西反映了人们某种需求,或许是预计到未来的某种风险,或许是当下为日后作出的一些安排,“断舍离”提出“当下用不到”就不应该存在,那人们规避风险的需求如何安放呢?人们不断地购物,不断地堆积物品,以获得安全感、满足感,“断舍离”要求人们舍弃这些东西,却没有告诉读者应该用另一种什么方法来填补这些空缺的安全感、满足感;


第三点是自我矛盾——对于人们上面的关于安全感之类的需求,“断舍离”将它们归为“无效需求”,倡导人们应该相信自己而不是相信物品,从而以“自己”为中心,只留下现在需要的自己用得到的。而归根结底为什么一定要“断舍离”呢?因为“断舍离”之后剩下的,才能代表自己,举例一位女士将不需要的不再喜欢的衣服扔掉后,剩下大多是蓝色系的衣服,而蓝色是男性的颜色,从而发现这位女士内心希望将男性力量穿在身上,在职场上拼搏,以及要求“断舍离”此等的物品后,只用好的、档次稍微高一些的,这样能带给自己信心,让自己变得更好。这不还是在用物品来代表人吗?作者一方面说要依靠自己,不以物喜,一方面又说好的东西代表更好的自己。


从个人角度而言,也不能说读这本书一无所获,化繁为简,不用的想法就扔掉,有用的就马上去做,自然是对生活有益处的,只是某些结论或许是正确的,论证过程以及具体做法让我无法认同罢了,且本书观点片面,做法一刀切。


从他人角度而言,个人认为时刻保持清醒与思考是必要的,“断舍离”如果因为某些话语让我觉得有用我就将此书全盘接受,那是放弃思考的做法。鸡汤读得多了为什么有害,因为那会让人松懈,让人忘记从当下的不如意中挣脱出来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快餐文化为什么需要拒绝,因为真正深刻的道理不是读一两句话就能明白的,只想做容易的事,通常不会改变自己和成功的距离。


当然了,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断舍离”或许未必如我评判的这样,只是想要表达,将这本书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或说对“断舍离”这一做法抱有很大改变生活的期望,或许都是不恰当的。

——棒谷管培生NWT有感于断舍离


评论内容 我要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我要评论:
  • 2017-10-15上一篇:辟谣,原来你是这样的棒谷
  • 2017-10-25 下一篇:我的诗和远方,都是因为恰好和你在一起
  • 友情链接: